树木的养护管理
一年中养护管理工作阶段划分及主要工作内容。根据一年中树木生长自然规律和自然环境条件的特点,分为五个阶段。
一. 冬季阶段
十二月、一月、二月树木休眠期主要养护、管理工作。
1. 整形修剪:落叶乔灌木在发芽前进行一次整形修剪。(不宜冬剪树种除外)
2. 防治病虫害。
3. 堆雪:下大雪后及时堆在树根上、增加土壤水分、但不可堆放施过盐水的雪。
4. 要及时清除常绿树和竹子上的积雪,减少危害。
5. 巡查维护:巡查执法人员加强巡查维护,依法处理各种有损绿化美化的行为,并宣传教育"爱护树木人人有责"。
6. 检修各种园林机械,专用车辆和工具,保养完备。
二. 春季阶段
三月、四月,气温、地温逐渐升高,各种树木陆续发芽,展叶,开始生长,主要养护管理工作。
1. 修整树木围堰,进行灌溉工作,满足树木生长需要。
2. 施肥:在树木发芽前结合灌溉,施入有机肥料,改善土壤肥力。
3. 病虫防治。
4. 修剪:在冬季修剪基础上,进行剥芽去蘖。
5. 拆除防寒物。
6. 补植缺株。
7. 维护巡查。
三. 初夏阶段
五月、六月,气温高、湿度小,树木生长旺季,主要养护管理工作:
1. 灌溉:树木抽枝展叶开花,需要大量补足水分。
2. 防治病虫:(祥见防治病虫技术规程)。
3. 追肥;以速效肥料为主,可采用根灌或叶面喷施,注意掌握用量准确。
4. 修剪:对灌木进行花后修剪,并对乔灌木进行剥芽,去除干蘖及根蘖。
5. 除草:在绿地和树堰内,及时除去杂草,防止雨季出现草荒。
6. 维护巡查。
四. 盛夏阶段
七.八.九月高温多雨,树木生长由旺盛逐渐变缓,主要养护工作:
1. 病虫防治。
2. 中耕除草。
3. 汛期排水防涝:组织防汛抢险队,对地势低洼和易涝树 种在汛期前做好排涝准备工作。
4. 修剪:对树冠大、根系浅的树种采取疏、截结合方法修剪,增强抗风力配合架空线修剪和绿篱整形修剪。
5. 扶直:支撑扶正倾斜树木,并进行支撑。
6. 维护巡查。
五. 秋季阶段
十月、十一月气温逐渐降低,树木将休眠越冬。
1.灌冻水:树木大部分落叶,土地封冻前普遍充足灌溉。
2. 防寒:对不耐寒的树种分别采取不同防寒措施,确保树木安全越冬。
3. 施底肥:珍贵树种,古树名木复壮或重点地块在树木休眠后施入有机肥料。
4. 病虫防治。
5. 补植缺株:以耐寒树种为主。
6. 维护巡查。
7. 清理枯枝树叶干草,做好防火。
苗木养护基本作业内容
1、浇水:为了满足植被的正常生理需水所采取的措施,同时也可以清洗叶片上尘埃。
2、中耕:是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,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,不断供应苗木所需的水分与养分,为其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,并且能够维持地形地貌整齐美观,养活土壤,防止土壤被冲刷和尘土飞扬,增强园林景观效果。
3、施肥:为树木生长提供所必需的养分,并可改良土壤性质,为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与活动创造有利条件,这样则更有利于苗木的生长。
4、病虫害的防治:为了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、观赏价值和其经济效应,应对其病虫害进行防治。
5、防寒:依据各树种对低温的忍耐能力不同,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措施,以免植株忍耐不了,而出现落叶、枯梢或全株死亡。
6、 树体的保护和修补:树木的树干和骨干枝上,往往会因病虫害、自然灾害、人为性的破坏等而造成损坏。
7、 修剪:对树木进行修剪整形,可以美化其树形,并能协调其与周围景点或建筑物的形体搭配,保持它在景观中应有的位置和显著的效果。